2022年林长制工作情况报告
2022年,淮北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五绿”任务,实施“五大森林”行动,全力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和先行区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善制度,林长制改革效能显著提升。一是压紧压实责任。出台《关于提升林长履职效能若干举措的实施方案》,完善林长履职制度,发布市、县两级总林长令5个。市、县级林长带头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实地调研督导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创建落实情况,累计督查68次,下发督办单15个,解决问题29个;联系林业产业基地34次、林业经营主体35次、基层林长178次,解决木材加工、贷款等问题47个。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探索“林长+党建”“林长+支部+合作社”模式,明晰部门任务,定期调度,统筹推进“五绿”任务落实,架起党群“连心桥”“致富桥”。调整“一长三员”信息,完善林长“五个一”服务平台,落实林长制信息报送和通报制度,畅通信息共享渠道。三是织密监管网格。在完善市、县、镇、村四级管理的基础上,组建护林员队伍697名,夯实网格化管理基础。建立县级林长履职报告制度、镇级林长述职制度、村级林长履职公示制度,对履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职责不力的林长进行约谈,限期整改。四是强化示范引领。推进烈山区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建设,以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推动泉山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打造生态治理“淮北模式”。完善石质山七步造林法,《淮北市石质山改造及森林生态网络多目标规划研究》获省级科技成果奖。
二、分类施策,林业生态建设提质增效。一是推动全域绿化。市党政军领导率先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开通“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平台,公布义务植树点11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以上。推进城镇绿化提升行动,新增改造提升绿地38.1万平方米、建成街头绿地8个、建设绿道17.7公里;推进2个省级森林城镇、15个省级森林村庄创建工作,累计完成造林面积5136.5亩。二是提升乡村绿化。开设8个专题调研课题,公布推广16个乡土树种,指导7个镇开展乡村绿化工作。深化“森林进村庄、经果林进庭院”活动,完成农田林网建设3万亩。三是打造山场绿化。抓收官,投入365万元完成相山剩余山场绿化640亩,全市20万亩荒山初始绿化全部完成;抓营林,投入400万元完成东部石质山1800亩绿化提升任务;抓修复,投资1600万元完成泉山废弃宕口(大山头)和双顶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探索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新模式,实施狼牙山废弃宕口和洗脸盆山废弃宕口生态复绿实施项目;抓抚育,市级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对林木资源加大抚育管护力度,对石榴等经果林进行低产林提质改造;抓封育,山场全面禁牧、禁葬,完成退化林修复8000亩。四是推进湿地绿化。投资10多亿元,按照4A级风景区标准,完成朔西湖郊野公园绿化建设工程。我市采煤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获2020—2021年度园林建设类鲁班奖。
三、依法护绿,林业生态保护巩固加强。一是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设立市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按时整改完成自然保护地及林业方面存在问题。加强自然保护地宣传,完成绿金湖科普宣教馆和植物科普小径项目,组织开展相山自然课堂、“候鸟护飞”“世界湿地日”等各类主题宣传活动。二是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严厉制止和惩处乱砍滥伐林木等违法犯罪行为,对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和森林督查发现的17个案件进行整改,按时完成整改清零任务。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成立市级收容救护中心,
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制度,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共破获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4件,处理违法犯罪人员6人。三是加大依法治绿力度。成立市林业综合行政执法领导小组,落实“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健全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大林业案件查办力度,全年共办理行政案件12件、林业刑事案件13件,办结率100%。四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严格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有害生物监测网络体系,在烈山区建立病虫害防治试点。今年以来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约55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内。
四、科技赋能,森林资源管理成效显著。一是建设“天眼”系统。建成使用智慧林业一期、二期山场绿化监控项目,架设热成像双光谱重载云台摄像机,对相山和东部山场森林资源实施24小时全覆盖预警,增强林业资源监测与管理能力。推进进出山“防火码”应用,相山国家森林公园“防火码”应用单周统计名次排名全国前十。全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二是运行信息化平台。完善林长“五个一”信息,推进林长制信息化平台运行。各级林长可随时查询林区古树、森林资源等情况,实时查看护林员巡山护林情况,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应用古树二维码。制定古树名木和后备资源保护措施,完善古树名木管理保护网络信息平台,定期对全市2412棵古树名木进行“身体检查”,落实“一树一策”保护方案,登记“电子户口”,并将树种、树龄、历史故事、高清图片等资料录入系统,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赏遍古树名木。
五、积极探索,生态富民路径有效拓展。一是提高补偿资金。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设立市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完善公益林补偿财政奖补政策,对8万亩市级公益林生态补偿费提升至每亩15元,对省级公益林市级财政每亩增补5元。二是发展碳汇林业。编制《淮北市森林碳汇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林业碳汇摸底调研、学习考察,召开林业碳汇工作推进会,完成林业碳汇项目申报和省林业碳汇项目建设试点县(烈山区)材料报送。三是壮大林业产业。组建“核桃栽培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研究”课题组,成立核桃产业示范园,破解林农栽植核桃难题。加快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成功申报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17家,烈山区榴园森林康养基地获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举办石榴文化旅游节、段园葡萄采摘节等活动,预计全年林业总产值达50亿元。
六、创优环境,林业产业发展动能充盈。一是创优营商环境。出台《淮北市林业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开通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制定《联系帮扶林业企业工作方案》,帮助33家林业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成立由市林业工作站和安徽农业大学组成的林业(专业型)科技特派团,与多个林业合作社签订林业科技特派团服务协议,千方百计为合作社解难题。明确林业科技特派员定点联系林业经营主体,组织林业科技特派员参与“一周一技”在线服务、科技下乡等跟踪服务。二是创新绿色金融。全面落实“五绿兴林·劝耕贷”政策,开展“林长制国元护林保”试点,引导支持林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创新开展古树名木、花卉、生态护林员保险业务。制定《淮北市2022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专题活动方案》,加大林业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协调解决贷款1600余万元。三是吸纳社会资本投入林业。设立市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每年市财政列支1500万元用于林业发展。促进社会资本投入林业,全市社会造林占新增造林面积80%以上。融资5.1亿元,加快推进龙脊山旅游基础设施、森林防火道、森林小镇等项目建设。四是加大林业“双招双引”力度。开展林业招商,目前已接访企业20余家,落实林业“双招双引”项目12个,总投资11.89亿元。
一年来,全市林长制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部分基层林长意识不强,石质山绿化森林质量不高,造林绿化空间拓展困难,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压力增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淮北市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城市转型、生态优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强旅游产业、提升碳汇能力、完善农田林网、推进产业富民,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和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进一步完善林长运行制度和护林组织体系,继续实施“五大森林行动”,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