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相山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意见
淮北市林业局文件
淮林〔2018〕72号
淮北相山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淮北相山森林公园资源保护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人文景观,提升生态、文化和旅游价值,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旅游发展。根据《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和《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度要求,结合实际,现就加强淮北相山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目标,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依托相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科学建设,规范管理,持续提升公园建管品质,努力将淮北相山森林公园打造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生态建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二、强化森林公园建设管理规划
(一)科学编制公园规划。遵循“严格保护、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利用、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自然条件优势和历史文化特色,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高标准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加速形成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开展森林公园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规划,杜绝无规划或不按规划要求建设行为发生。
(二)规范开展公园建设。坚持“相王相土,人文相山”的理念,协调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规范开展园区项目建设,提升公园景观品质和文化内涵。
1. 改造森林景观。为保护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按照园区自然生态条件,对森林公园实施林相改造,重点实施相山景观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持续提升多色彩、多层次、多功能的自然生态景观。
2.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主游道、游览步道和防火通道等道路基础设施。加快打造相山生态教育基地,完善生态公厕和解说标识系统等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注重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不断提升公园服务品质,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提升生态保护意识。
3. 加强生态文化景点建设。依托相山绿化精神和地方深厚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以石质山造林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显通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将军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相山庙会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注重文化保护传承,积极开发森林旅游和文化休闲项目。
三、加强森林公园运营管理
(一)完善组织机构。淮北市相山绿化管理所加挂安徽相山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牌子,负责森林公园整体规划和建设和森林公园公园日常管理运营工作。
(二)健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和《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创新管理机制,加速实现安徽相山森林公园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三)强化管理措施。(1)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日常巡查,严防破坏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森林景观和旅游设施等违法行为发生,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污染环境、破坏设施等行为。(2)做好控违工作。禁止在森林公园内进行违反规划及影响自然景观的各类建设活动。禁止乱葬坟墓和土坟硬化,逐步实行公园内坟墓迁移工作。(3)强化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强化安全检查,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森林消防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四)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资金,发挥市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等措施效用,制定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提升资金综合使用效益。
(五)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方针,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强化预测预报工作和防治手段,重点做好美国白蛾防控,增强林木抗病虫害能力。加强森林防火、动植物资源保护等工作,落实森林防火目标责任制,保障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安全。
(六)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依托现代乡村旅游综合建设契机,加速与龙脊山风景区、四季榴园等旅游景点串点成线,集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要素,放大公园自然生态资源优势,致力打造淮北生态旅游经济新增长点。
(七)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依托淮北市现有宣传资源,借助中国森林旅游网站媒体,拓展市级以外报刊、网站等媒体平台,加大内外宣传,提高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实现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
(一)保障公园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并用好各级扶持政策,整合市级财政投入资金、林业项目资金、招商引资资金,全力推进森林公园保护性建设,持续提升旅游项目品质。
(二)发挥公园科普教育功能。积极借鉴成功地区先进经验,通过森林课堂、自然教育学校等途径,致力将公园打造成为生态教育基地,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公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意识。
(三)争取更高层次保护。按照国家森林公园的标准和要求,全面加强公园建设、管理、运营水平,争取早日晋升国家森林公园,实现永久保护和永续利用。
(四)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加强森林公园建设管理,采取积极稳妥措施,努力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生态风光保护及群众增收致富发展上开展示范引领,充分发挥生态富民示范效应。
淮北市林业局
201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