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以“绿”增色 全力推动绿美江淮建设
近年来,淮北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锚定“上山、归田、进湿地、强产业”四大发展方向,向绿而行,全市绿色更足、品质更高、颜值更美,为全省绿美江淮建设持续贡献淮北力量。
“多源增绿”扩量。市委、市政府印发《淮北市绿美江淮行动实施方案》,实施绿美镇村、绿美城市、绿美森林等十大行动,以石质山造林绿化提质增效为抓手,推广“机械化造林”“无人机造林”等经验做法,有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2024年,完成人工造林1543.2亩、封山育林3000亩、退化林修复10050.6亩、森林抚育12412.8亩,创建绿美乡镇2个、绿美村庄6个。开展农田林网示范片创建,因地制宜做好林网新建和残缺林网补造,建设一批高效农田林网样板点,新建完善农田林网庇护面积4万亩。聚焦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主线,新增、改造提升绿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10处。
“二次上山”增彩。实施龙脊天路四季景观提升、林相改造补植、中幼龄林抚育等重点工程,通过精心设计,提升森林质量,丰富植被景观层次,完善基础设施等,推动生态效益与景观美学的双重提升,营造石质山“沉浸式”四季景观。累计栽植黄栌、乌桕等适宜彩阔叶树种20万余株,增绿扩绿山场覆盖面积近7000亩。聚焦林旅融合发展,修建完善“龙脊天路”森林防火道,将防火瞭望塔改建为山顶观景平台,配套建设防火步道4.1公里,兼顾景观效果,随形就势在步道两侧栽植蔷薇、连翘等花灌木,实现森林可进入、可体验、可游玩。目前,“龙脊天路” 入选第二批安徽省旅游风景道,成为网红“打卡地”。
“精准施策”提质。创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改革,按照“精准测报、有的放矢、全市统筹、分域防治”原则,实施“靶向治疗”, 全市重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由55万亩“精准”至20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零。创新推动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把石榴、笆斗杏、葡萄、灵枣等特色林果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林业经营主体。目前,建成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示范社等38个,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1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家。实施全域旅游建设工程,利用石质山场森林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旅游、休闲采摘、森林康养、民宿餐饮等新业态发展,烈山区石榴小镇荣获“安徽省优秀特色小镇”称号。举办石榴文化节、杏花节、葡萄采摘节等主题活动30余场,吸引游客150万人次。